本會林聰益主委致開幕詞
|
與會學者
|
歡迎專題演講人傅大為院長;右為周維強博士及林聰益主委
|
林聰益主委正式宣布會議開始
|
傅大為院長專題演講
我研究《夢溪筆談》的幾個階段經驗與感想
|
傅大為院長專題演講
|
本會英家銘委員提問
|
本會英家銘委員提問
|
傅大為院長回應聽眾提問
|
傅大為院長回應聽眾提問
|
第一場次開始,主持人為本會劉廣定教授
演講者為張之傑委員、陳德勤委員
|
|
張之傑教授發表論文
|
陳德勤委員發表論文
西方科技資訊進入中國──研讀《中西聞見錄》心得
|
陳德勤委員發表論文
|
左前方為本會鄧淑蘋委員
|
本會張澔委員提問
|
陳德勤委員回應聽眾
|
陳德勤委員回應聽眾
|
傅大為院長提問
|
陳德勤委員回應中
|
張之傑委員亦向陳委員提問
|
聽眾發言與講者互動熱烈
|
本會洪萬生委員也提出看法
|
第二場次開始。主持人為洪萬生委員
講者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孫顯斌博士
與同樣來自該所的徐丁丁博士
|
洪萬生委員主持中
|
孫顯斌博士發表論文
談「中國科技典籍選刊」的整理實踐與思考─以《王禎農書》為例
|
孫博士演講中
|
孫博士演講中
|
徐丁丁博士發表論文
「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的整理與介紹
|
徐博士發表中
|
徐博士發表中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蕭國鴻助理研究員
|
劉廣定教授提問中
|
孫顯斌博士回應中
|
傅大為院長提問徐博士問題
|
徐丁丁博士回應傅院長
|
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陳東和助理研究員
|
第三場次開始。主持人為陳東和助理研究員
發表人為林聰益教授、南臺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博士生林彣峯
以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的蕭國鴻助理研究員
|
陳東和主持人介紹發表人中
|
林彣峯先生發表文章
《自鳴鐘表圖法》的圖畫重構與校註
|
林彣峯演講中
|
林彣峯演講中
|
林彣峯演講中
|
現場花絮:與會學者剪影
|
現場花絮:與會學者剪影
|
|
蕭博士演講中
|
蕭博士演講中
|
陳東和老師提問
|
林彣峯先生回應劉廣定教授提問
|
傅大為院長提問中
|
第四場次開始。主持人為孫顯斌博士
發表人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副研究員周維強博士
以及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張澔副教授
|
第四場次準備開始
|
周維強博士發表
有志自強:吳鶚及其《製造火藥圖說》
|
周博士演講中
|
|
張老師演講中
|
張老師演講中
|
張老師演講中
|
現場花絮:聽眾剪影
|
孫顯斌博士提問中
|
陳東和博士提問中
|
陳東和博士提問中
|
傅大為院長與發表人討論熱烈
|
第五場次開始。主持人為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英家銘助理教授
發表人為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陳思宇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黃宇暘
以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吳彥儒
|
英老師主持開場
|
場次準備開始
|
陳思宇同學發表
范景文《戰守全書》火器知識傳承初探
|
陳思宇同學發表中
|
陳思宇同學發表中
|
黃宇暘同學發表
魚形雷力:黎晉賢與其《魚雷圖說問答》
|
黃宇暘同學發表中
|
|
吳彥儒同學發表中
|
孫顯斌博士向陳思宇同學提問
|
英家銘老師向陳思宇同學提問
|
陳思宇同學回應中
|
徐丁丁博士向黃宇暘同學提問
|
黃宇暘同學回應中
|
會議花絮:工作人員於中餐廳小聚
|
會議圓滿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