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經濟學原理》 前言

 

         這是一本經濟學原理的教科書,但不是流行了四十多年的薩穆爾遜 (Paul A. Samuelson) 式的內容。本書整合近年來的經濟學知識發展,並參酌我國的社會素材以為學生提供正確的經濟觀念;所涉及的內容不僅包括經濟現況的分析,更深入經濟思想與制度的形成和發展等層面。

 

         近四十年來經濟學多方面發展的結果散見在各類學術期刊、書籍。不幸地,由於學術分工愈來愈細密,這些學術探討、焠煉出的知識竟未能被整合起來成為一份全新的教材。於是,不僅多數經濟系的學生,甚至於絕大多數的各界人士對經濟學的印象仍然停滯不前。這種情形不獨出現於台灣;實際上,它幾乎普遍於全世界。經濟學知識竟然在出版、通訊科技昌明的今日不得傳播,這固然是經濟學界的怠忽;但更令人憂心的是,過去的一些錯誤經濟觀念與政策年復一年地讓人類生活陷入困境。知識上,積非不能成是。我們不惴淺陋撰寫這本書的用意即在彌補此當前經濟學教育的缺憾。

 

         毫無疑問地,經濟學教科書的內容必須隨著經濟學知識的成長與時代問題的改變而不斷地更新。但教材的翻新應更著重於思考模式的改變,而不僅在於多增加幾條法則或加入幾點新出現的爭議性社會問題而已。回顧經濟學史,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 藉著《原富》一書的出版告訴我們一個不同於重商思想的思考模式。馬爾薩斯 (Thomas R. Malthus) 拿它作為經濟學教材;在用了十多年之後,他加進了邊際報酬遞減法則而寫成自己的經濟學原理。李嘉圖 (Davis Ricardo) 與馬歇爾 (Alfred Marshall) 所著的教科書,也是以當時新形成的地租、準租的概念為中心去討論經濟問題。相對於英國的古典學者,德國的李斯特 (Friedrich List) 為了反駁亞當史密斯的自由經濟思想,而寫出強調國家主義的經濟學教材。爾後的馬克斯 (Karl Marx) 與凱因斯 (John M. Keynes) 的教材,則更明顯地呈現出革命與改革社會的企圖。在一連串強調政府機能的激情之後,幾位奧國學派的學者,如孟格 (Carl Menger) 與米塞斯 (Ludwig von Mises) 亦義不容辭地出版他們的經濟學原理,提醒經濟學界別遺忘了經濟學的目的在探究人群能夠自由發展、日新又新的原理。

 

         簡言之,薩穆爾遜式的經濟學教材所分析的範疇侷限於「一人世界」的效用極大化行為。略微改進地,新增的一些經濟學教科書則擴張到分析「兩人世界」中的策略性行為。然而,他們竟然無視於現實的世界乃是多人往來、交易的世界。實際上,在過去的四十年間,不少經濟學家也曾注意到「多人世界」裡的人群結合問題。這些學者的貢獻不但使經濟學更為成熟,也使我們對現實生活的認識更為深刻。令人遺憾地,當前經濟學教科書(不論是英文版或是中文版)的思考方式,都仍停留在一個人世界或最多兩人世界的模式,而對人群的結合問題完全視若無睹。因而,我們深深覺得流行了四十多年的薩穆爾遜式的經濟學內容,已經到了需要大幅改進的時刻。

 

         本書的架構既不將經濟學分成「總體經濟理論」與「個體經濟理論」,也非奠基於新古典學派所採取的「經濟人」假設。我們的架構是立基於方法學上的個人中心觀點(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沿著個人生活領域的擴大,我們架構出「一人世界」、「兩人世界」、「禮義社會」、與「法政社會」等四篇。除了第一篇的「一人世界」與新古典學派大致相同外,其他篇章幾乎全是作者在吸收經濟知識後所嘗試的新建構。

 

         新古典經濟學的主流派學者告訴我們:在一定條件下,出於個人自利動機的行為能引導資源作最有效率的配置。在只專注自己的「一人世界」模式裡,市場條件與社會狀況對個人而言都是外生給定的數據;個人只需要計算出對他自己對有利的行為方式與策略,便能生活在一個「自利利人」的世界。然而,霍布斯 (Thomas Hobbes) 式的論說卻指出:只要「害人利己」的行為較自利利人的行為容易被個人肯定,這樣的社會終將會淪為野獸叢林,一切行動與資源也都將為「力與詐」所支配。透過「囚犯的困境賽局」的描述,應用賽局理論的經濟學者努力想為生活在霍布斯叢林裡你虞我詐的人們,尋找一些能促成他們善意相待與合作的辦法。利用這類「兩人世界」的思考模式,他們獲得了一些成果。

 

        然而,人類的社會裡遠超過兩人。兩位賽局中的對局者,可以嘗試藉由第三人的貢獻跳出令經濟分析師所不滿意的奈許(Nash) 均衡。在現實的「多人世界」裡,人們為了長期的利益逐漸形成風俗、禮儀、習慣,並且建立家庭、市場、廠商、地方團體、以至於政府等組織。這些組織都是人們為了自利而自動遵循或與他人結合成的。然而,人們的努力並不一定成功,因為人際結合必然牽涉新古典學派與賽局理論所忽略的交易成本。因此,在「多人世界」的情形裡,我們將經濟分析擴展到人際之間的組織與制度選擇上。有些組織與制度並不需要政府或法律的強制力量就能成功;相應於此,我們架構出「禮義社會」一篇。對於那些需要政府或法律的強制力量才能維持的秩序與組織,我們則架構出另一篇的「法政社會」。顯然地,缺乏我們所架構的任何一篇的經濟學教材都不能充分探討人類社會所面對的經濟問題。

 

        在標示為「一人世界」的第一篇裡,我們先介紹新古典經濟理論中經濟人的效用極大化行為。然後,在機會成本的討論中,我們強調成本的主觀意義。個人對他所擁有的選擇機會是主觀的;個人選擇其中的一個機會而放棄其他機會的成本也必然是主觀的。我們進一步探討機會成本的兩種意義,並藉以說明新古典主流派與社會主義在方法學上所犯的錯誤。最後,我們介紹先秦諸子的一些成本與權衡的概念。

 

    在「兩人世界」的第二篇裡,我們先介紹交易中可能面臨的交易成本問題。然後,我們介紹各種不同的合作方式,以及合作障礙。個人選擇交易或生產合作的考慮不僅涉及主觀的機會成本,更因與第二人的往來而出現兩人之間的相互了解與信任的新問題。兩人若無法克服彼此的不信任,不論是規模經濟或是分工專精的利得將都無法獲得。在兩人世界中,唯有長期的合作機會可以誘使人們相互信任。本篇中,我們藉由賽局理論來說明合作的障礙,再以對交易成本的討論顯示出比賽局理論更豐富的經濟內涵。除此外,我們還加入對交易、合作以外的另一種偷竊、衝突的行為討論。最後,我們以春秋戰國時代裡的思想發展來探討文明的基本問題,並藉以說明經濟學的出發點在假設個人的行為動機是自為的,以及其關懷的是互利的行動結果。

 

         在「禮義社會」的第三篇中,我們先詳細探討家庭與親子的關係。家庭中,除了長期合作的誘因外,夫妻在多種家務上的合作亦能增進兩人的彼此信任,其中包括了後嗣的繁衍。子女的生育延伸了個人的生命;而父母對子女的教養不僅能增加後代的幸福,也可能提升子女對年老父母的孝養。接著,我們探討初民社會的結合,以及市集與貨幣的自然長成秩序。初民社會裡的禮尚往來與宗教儀式等制度的運作,不但避免人們免除外來武力的欺凌,也免除天災的肆虐。市場的形成與貨幣的使用,不僅強化了人際間的結合關係,更降低了彼此在交易上所面臨的信任成本。在這個政府角色不重的「禮義社會」裡,秩序與成長都是靠著一些自然長成的制度的運作所維持。最後,我們把家庭關係裡的「自為兒定理」投影到整個中國歷史上的君主時代社會。從此探討裡,我們可以清晰的分析出儒家「禮義之邦」理想的幻滅。

 

         在「法政社會」的第四篇裡,經濟的成長與工業化使得禮義社會下長成的制度難以再順利運作。多樣化的新產品、複雜的契約關係、與更專精的犯罪集團的出現,都威脅到舊的財產權制度的維持,因而有賴制度的創新。我們逐次介紹刑罰、財產權、與契約等維繫人類合作的制度的經濟功能,並對公民權利與社會契約論提出嶄新的觀點。然而,古典的政府信任問題再度呈現:如何避免政府由市場的輔助者轉變成妨害者?過度提供的「公共財」使人民租稅負擔過重、有缺失的政府組織架構無法讓政府發揮適當的機能、不良的選舉制度更難以反應人民對公共事物的需要。利用分工的經濟原則,我們最後探討憲法的設計,並尋找一些能使政府運作的交易成本降低的架構。只有在較低的交易成本之下發揮政府功能,我們的社會才能在健全的金融制度與知識累積上再求繁榮與進步。

 

         簡單地說,本書特色至少包括以下幾點:

1.         與一般經濟學教科書偏重價格與所得的技術分析迥然不同,我們偏重影響到社會環境裡的各種制度、組織所蘊含的合作知識。

2.         異於新古典經濟學主流派僅考慮生產成本,我們深入探討人與人之間所面臨的交易成本。

3.         當前的經濟學教材把成本視為客觀的數據;反之,我們上接原來新古典學者所發現、且強調的其主觀特性。因此,價格與所得等數據在我們的架構裡,只是主觀的人在克服合作、交易的障礙時所採取的行動與反應的客觀結果。

4.         當新古典經濟學的主流派學者誤解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真諦而以訛傳訛的宣揚時,我們從主觀經濟學的角度批判其全知全能的態度。除了重新闡明自由企業體制(Free Enterprise System)的真諦外,我們進一步強調其所牽涉的合作本質。

5.         當「公共財」與「外部性」等無意義的名詞混淆了政府的功能與角色時,我們結合自然長成的秩序與交易成本理論,盡力於扭轉前人所引領的迷途。

6.         除了上述諸原創性特色外,我們也竭盡可能地挖掘出中華文化裡的寶貴資產,並從經濟分析的角度詳細闡釋其意義。從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墨子的「投桃報李,我先從事」、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惡,到法家對財產權與刑罰的討論,以至於儒家的孝道、立尸制度、德治、嫡長子繼承制度,及陽儒陰法的吏治,我們或者肯定其貢獻,或者誠意反省地指出其缺失。與所有的經濟學教科書相比,只有本書稍微提供了一些中國古人的獨特智慧。

        

我們的創新不是憑空杜撰的。當然,一如其他台灣的經濟學者,我們從新古典經濟學的主流派學者得以一窺經濟學的門徑。除了感謝以外,本書也介紹了他們的成就,尤其希克斯(John Hicks)、費雪(Irving Fisher)、傅利民(Milton Friedman)、貝克 (Gary S. Becker) 、白羅(Robert Barro)等等。但是,我們並沒有忽略其他經濟學家的卓越貢獻。從孟格、米塞斯、海耶克 (Friedrich A. Hayek) 、與傑出的中國經濟學家蔣碩傑先生傳承的奧地利學派,布肯南 (James M. Buchanan) 與杜立克 (Gordon Tullock) 所代表的公共選擇學派,以至於寇斯 (Ronald H. Coase) 領導的交易成本學派等,這些代表性學者都是我們私淑的導師。

        

整個說來,本書著重於討論實際社會裡的人際結合問題,並強調自由市場在促進人們的交易與生產合作、開發知識、以及長成新制度上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採用「牽成繁榮與追求進步」作為本書的副標題,以凸顯人與人在空間與時間上的合作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