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研究》撰稿體例

本刊為統一文稿規格,特編訂論文撰稿體例,敬請參考遵循採用。

一、整體格式

(一) 來稿請以MS Word或其他相容軟體編輯,中文字體為「新細明體」,英文字體為「Times New Roman」,獨段引言可用「標楷體」,不需用其他字型或樣式(斜體、底線等)做強調,12級字,採橫向排列,左右邊對齊,1.5倍行距,並於頁尾置中註明頁碼。

(二) 稿件順序:首頁、中文摘要與關鍵詞、英文摘要與關鍵詞、正文、附錄、參考書目。以上各項均獨立起頁。

(三) 若有特殊注意事項,請於稿件後註明。

(四) 摘要與關鍵字:

1. 中文摘要:若為中文來稿,來稿次頁為中文摘要。若為英文來稿,則置於英文摘要之後,並以中文書明論文題目。字數以500字為限,並在其後列明中文關鍵詞,以5個以內為原則。

2. 英文摘要:若為英文來稿,來稿次頁為英文摘要。若為中文來稿,則置於中文摘要之後,並以英文書明論文題目。字數以500字為限,並在其後列明英文關鍵詞,以5個以內為原則。

二、首頁

(一) 論文題目:若有副題,正、副題間以「:」符號區隔。如有附註,請在題目右上角以*符號插入頁尾「註腳」,並在註腳中說明。

(二) 論文類別:請參考「徵稿簡則」論文類別項下的說明。

(三) 作者姓名:

請在頁尾「註腳」註明任職機構及職稱。如遇有題目附註,則先註明任職機構及職稱,再提出題目附註。

(四) 聯絡作者:

請列出通訊地址、電話、傳真、e-mail等資料。通常第一作者即為此篇論文之聯絡作者,若非第一作者,則請特別說明。

(五) 謝詞:如有謝詞,請於頁尾「註腳」提出。

三、正文

(一) 為了便於匿名審查作業,文中請避免出現透露作者身份的文字,若有需要則請以第三人稱方式稱之。

(二) 註解與圖表:均請放入文中。註解若針對特定專有名詞,請置於該名詞之右上角,餘則置於該句句末之標點符號的右上角。圖表若集中於文後,須在正文中標示位置,並將圖表放在參考書目之後。

(三) 標點符號的使用:

1. 中文標點符號一律用「全形」輸入。

2. 正文中,書刊名及篇名的標點符號使用範例:

中日文書刊名:《客家研究》

西文書刊名:Hist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kka identity

中日文篇名:〈客家社會大伯公信仰在東南亞的發展〉

西文篇名:“Folk Buddhist Tradition in Meixian Area”

(四) 標題:

1. 中文大小標題以一,(一),1,(1),(=    1 \* ROMAN i)為序。

2. 西文大小標題以A1a),(1)(a)為序。

(五) 分項:內文中之分項以(1)、(2)、(3)…表示;再來以???…表示。

(六) 引書範例:

1. 不獨立起段:

羅肇錦教授說:「舉凡創作用客家思維,而寫作時情感不離客家社會文化,這樣的作品就是客家文學。」

2. 獨立起段:標楷體,不用引號,且每行行頭縮兩個字。

張維安教授指出:韋伯所謂的「價值中立」一詞,實際上隱含著他本人對多元價值的體認與尊重。

3. 引書結束後加註出處:

客家人移民之初的生活條件,由於耕地的缺乏與糧食的不足,驅使他們因地制宜,從事茶葉的生產以增加經濟的收入(張翰璧 2000116)。

4. 引用書目:直接將作者、出版時間、頁數寫在正文中適當位置。中文著錄作者用「姓名」,西文著錄作者用「姓」即可。

範例1

(徐正光主編 1991)、(莊英章 1994269-272;江運貴 1996312-313)、(Sanders and Nee 1996)、(施正鋒 1994280-291)、(Batson et al. 1986, 1973)、(Alba et al. 1999Ainsmorth-Darnell and Downey 1998Fejgin 199555-56;張茂桂、徐良熙 1992

範例2:正文中已有作者姓名

蔡淑鈴(198811)、黃紹恆(200085)、Fisher1975, 1982, 1984)、邱榮舉(1987122-141)、Featherman and Hauser1978)、范振乾(1998

5. 論文均於文後以條列方式逐項列出引用文獻(請勿以文後註釋方式);引用文獻格式務必與引書範例一致。

(七) 附加原文的寫法:

1.    一般用語:

族群經濟(ethnic economy)在古典社會學家眼中,曾經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2.    專有名詞:

在《口述歷史》(Oral History)一書中,湯普森教授(Paul Thompson)…。

(八) 圖版、插圖及表格:

1.    排序:

圖版1,圖1,表1;圖版1-1,圖版1-2;圖1-1,圖1-2;表1-1,表1-2;或Plate 1Figure 1Table 1Plate 1-1Plate 1-2Plate 1-3;餘則依此類推。

2.    圖表名的位置:圖名、圖註在圖下方;表名在表上方,表註在表下方。

(九) 數字寫法:

1.    年代、測量、統計數據以阿拉伯數字著錄。餘者,十以下的數字以國字著錄,十以上以阿拉伯數字著錄。四位數以上數字加四位數撇節法。範例:

85年間所進行之第一次調查,其樣本係依分層三段隨機抽樣法抽出,共有2,100人。

2.    屬於一連串的相關數字群,全文統一用阿拉伯數字或國字表示,切勿混和使用。範例:

已婚者請回答第一題至第六題,未婚者請回答第七題至第九題。

已婚者請回答第1題至第6題,未婚者請回答第7題至第9題。

(十) 簡稱:第一次出現時需用全稱,而以括弧註明所欲使用之簡稱,第二次以後出現,即可使用所訂之簡稱。

(十一)附錄

1.    附錄置於參考書目之前,如有兩個以上時,依國字數字之順序分別註明「附錄1」、「附錄2」…,或Appendix 1Appendix 2…。

2.    最好有標題,如有標題,格式如「附錄1:清代台灣大小租業之性質與成因」

(十二)參考書目:

1.    論文正文中所引用之文獻,請在參考書目中列出,若論文正文未引用之文獻,請勿列入參考書目中。

2.    先著錄中日文,後排西方語文。

3.    中日文參考書目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西文依字母順序排序。同一作者有數筆參考書目時,從第二筆開始,以一橫線(底線)代替作者姓名,並依出版年代排序;同一作者同一年有數項著作時,再以abc…排序。

4.    著錄格式:依序為作者全名,出版年(西元),再依序為篇名、書名、叢書名、頁次、出版地、出版者等項。

5.    作者於三人以上時,僅列出第一位作者,餘者以「等」或「et al.」表示。

6.    範例:

1)專書:

格式:(中)作者,年代,《書名》。出版地:出版者。

(英)Author’s Name, Year, Title of the Book. Place of Publication: Publisher.

範例: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台北:巨流。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吳學明,2004,《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臺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台南:人光出版社。

Kuhn, Philip A., 1970,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ges,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專書論文:

格式:(中)作者,年代,〈篇名〉。頁碼,收錄於○○編,《書名》。出版地:出版者。

(英)Author’s Name, Year, “Title of the Article.” Page numbers in Title of the Book, edited by Editors. Place of Publication: Publisher.

範例:羅肇錦,2002,〈客話祖源的另類思考〉。頁407-421,收錄於賴澤涵編,《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張維安、黃毅志,2000,〈台灣客家族群的社會與經濟分析〉。頁179-207,收錄於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賴澤涵,1982,〈我國家庭的組成,權力結構及婦女地位之變遷〉。頁383-404,收錄於陳昭南等編,《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Feuchtwang, Stephan, 1974, “City Temples in Taipei under Three Regimes.” Pp. 263-303 in 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 edited by Mark Elvin and G. William Skinner. Stan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3)期刊論文:

格式:(中)作者,年代,〈篇名〉。《期刊名》卷號(期號):頁碼。

(英)Author’s Name, Year, “Title of the Article.” Title of the Book, volume number (series number): page numbers.

範例:蕭新煌,2002,〈台灣民主轉型中的族群意識變化〉。《香港社會學報3: 19-50

鍾榮富,1998,〈客家話研究的過去與未來發展〉。《漢學研究通訊》17289-307

江明修,1995,〈公共行政社區主義的理論與策略: 整合國家與社會〉。《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0159-195

Donald Sutton,1990, “Ritual Drama and Moral Order: Interpreting the Gods’ Festival Troupes of Southern Taiwa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9:553-554.

4)會議論文:

格式:(中)作者,年代,〈論文名稱〉。論文發表於「研討會名稱」,地點:主辦單位,會議期間。

(英)Author’s Name, Year, “Title of the Articl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me of the Conference, Place, Date.

範例:劉阿榮,2003,〈地域、族群與休閒文化產業:台灣閩、客、原住民案例之比較〉。發表於「全球話語客家文化研討會」,廣東:梅州嘉應大學,20031219-22日。

彭文正,2003,〈族群認同、語言使用與客家電視〉。論文發表於「關懷與期許:客家電視對社會之影響」座談會,台北: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所、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20031019日。

潘朝陽,2001,〈土地崇拜的空間示意與景觀詮釋-以苗栗區域土地公祠為例〉。發表於「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1600迄今」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思想史組,2001531-61日。

Suenari Michio, 1998, “Comparison of the Earth God between the Hakka and the Vietname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kka Studies , Nankang, Taipei, Taiwan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November 4-7,1998.

5)博、碩士論文:

格式:(中)作者,年代,《論文名稱》。發表地點:校系名稱博碩士論文。

(英)Author’s Name, Year, Title of the Dissert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Name of the University, Place.

範例: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Nordtvedt, Joel Thomas, 1997, A search for well-being in the hakka chinese view of thespirit world: hakka christian responses (taiwan, folkreligion). Ph.D.dissertation, 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 of Trinity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IL.

6)其他:

範例:鍾肇政,1985,〈研究客的經典 簡介「客家話」〉。聯合報,第八版,123日。

陳信木,2003,《台灣地區客家人口之婚配模式:世代、地理區域、與社經地位比較分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

U.S. Census Bureau, 2003, “Table 028: Age-specfic fertility rates and selected derived measures.” In IDB Data Access– Display Mode, http://www.census.gov.tw/ipc/www/idbprint. html (Date visited: July 17,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