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聯山教會的歷史軌跡

 



在排灣族區域內較有歷史,且以教派形式組成的外來宗教,主要是基督教改革宗諸教派(長老教會、循理會、拿薩勒人會、基督復臨安恩日會)和天主教等基督宗教。最早傳入排灣族的就是長老教會(1945)(  ,  ,頁161)  

如今,基督信仰已不單純是宗教信仰,而是以成為原住民的文化認同,就資料上統計現在排灣族人有70%信仰基督,所以得先探討這樣的一個原因以及歷史軌跡。

傳統祖靈信仰、文化與社會組織的重整(日據時期 ~ 光復初期)

傳統的排灣部落從出生到死的生活都離不開信仰祭儀,家族、地域觀念,頭目、祭司、巫醫之間緊緊扣聯,透過這些活動使族人認同自己是排灣族,其宗教信仰和文化特性是一大主因。

   在日據時期政府最大的目標就是同化:語言、文化、宗教…等各式手段,強制神道宣傳和神社的建立,頭目地位被警察制度取代,傳統的排灣社會結構與文化遭到破壞,如:稻米文化取代小米文化;到日本政府投降退出台灣時,甚至有長者問到:「今後我們要信仰甚麼神?」(  ,  ,頁164)

    這代表著排灣原住民對本身傳統信仰的失落,許多人被迫改信神道教,此時卻已找不回原本信仰的歸屬感,這給基督教會一個良好的契機,中間雖經歷許多挫折甚至有中斷,最終成功重要之原因,就在於基督教的信仰領域裡,族人的整體性從繁瑣、束缚的宗教禁忌中被釋放出來。

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宣教與中會組織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體系以中會為主要結構,在1955年成立東部排灣會,之後慢慢擴張,中會成立使排灣族教會享有完全的自主性,這對宣教上是一很重大影響。

   最初的宣教是在高雄縣三地門部落,再往中部移動,最後繞一圈回到交通不便的東部;開始信的人不多,傳統宗教在部落中的影響造成排斥力依舊很大,青年在好奇心下參加聚會也因新鮮感消失而離去,政府刻意禁止教會,使得傳教困難重重,如何進入排灣族的生活圈,營造認同感都是一大課題;如這次田野的聯山教會,主要成員都是來自南排灣部落的原住民,因為漢化較早,傳統信仰的牽制,在傳教之初是使基督教會在本區發展緩慢,與北排灣比較起來,有相當大差異。(排灣成立20週年特刊,頁76)

中會成立,教會發展走向本地化,成立區會來整合分佈各區教會力量,在這樣有組織及有規劃的努力之下,像:倍加運動、2000年福音運動會議,宣教步入正軌,促進排灣教會迅速的壯大起來。(吳銅燦,認識基督長老教會,頁433)

 

快速社會變遷  排灣族人價值迷失尋找歸宿

在光復之初因為政府保護政策,族人外流進入都市問題還沒有很嚴重。但70年代開始,台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新設工廠需要大量人力,加上政府有計畫的推動山地鄉平地化及貨幣政策,農業生產價值不在,原住民傳統社會結構又再次遭到更大的挑戰。  ,  ,頁175)在這樣的改變下許多排灣族青年紛紛湧入都市尋求工作機會,報導者A就說到自己的父親是因為親戚介紹而來到台北工作,在龜山區域的原住民幾乎都是這樣來的,所以幾乎都是親戚,(青年團契成員都兩兩為兄弟、姐弟、兄妹)且有三分之二是來自同一個部落的,主要是來自屏東縣獅子鄉的楓林村和內文村,報導者AB分屬不同部落,但也有親戚關係,也有一部分魯凱族在此團體中。

教會的存在,對當時深入都市叢林的排灣族人是一大精神救贖,在經歷傳統社會結構和文化斷層之後,又掉進物質主義的價值體系之中,因教育程度缺乏,來到都市的原住民大都只能從事非技術性重勞動工作,「阿美族是做板模的,排灣族是做綁鐵的」組員當中是阿美族的黃志傑和報導者B都對這句話有深刻印象,也反映出原住民當時工作情況。更嚴重的是工作缺乏保障,社會歷練不夠而被詐騙,女性被迫投入色情行業,許多問題浮現出來。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