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大-兒童生命教育數位故事館 -- 98/1/19 黃迺毓--家庭中的生命教育 & 閱讀中的言談
:::│回首頁 竹大首頁| 管理 |  

分類清單

 

98/1/19 黃迺毓--家庭中的生命教育 & 閱讀中的言談

活動名稱
家庭中的生命教育 & 閱讀中的言談
活動日期
98年01月19日 (星期一)
活動時間
 □上午
 ■下午
 13時00分至 16時00分
活動內容簡述
 
生命教育就在日常生活中,平日在家庭中即可進行生命教育,本次講座主題,就是讓大家了解生命教育是可以從家庭中做起,所以第四場講座由師大教授黃迺毓老師主講,且由他的講座助理─周育如老師,綜觀相關研究來補充閱讀繪本中的言談內容。
 
ㄧ、閱讀中的言談
 
 ※閱讀慨況
   周育如老師綜觀相關研究,將閱讀趨向的研究分成五個部分,ㄧ為兒童文學、閱讀言談分析、認知神經科學、閱讀行為與相關成就,以及閱讀訊息處理,這些不同領域對閱讀研究,最後貢獻於閱讀教育中,讓我們知道該怎麼幫助孩子閱讀。不管我們是成為老師,或是為人父母,都可以推動閱讀介入方案,且老師可以成為閱讀指導者,然後跟家長推動親子閱讀,或是自己為人父母的時候,也可以和孩子共同進行家庭閱讀,最後幫助自己發現閱讀困難的孩子,以適當的方式來引導孩子閱讀。
 
※言談的重要
   言談是人類生存所必須,並且利用言談表達情意,因為人類的語言可以超越時空,所以讓我們與動物有所區別,去說我所想,然後用言談去塑造自我思想方式與內容,而想我所說。而什麼是優質的言談呢?第一從語音來看,說話者要發音的清晰與正確;第二從語意來看,當與孩子進行言談時,語彙量與語彙要多元性與語彙的精準度;第三要在語境中累積經驗,這要透過父母跟孩子大量的言談;第四,我們說話不只是把語音正確、語繪精準,以及語法用對之外,還要對他人心智瞭解,看人、看場合、看情境說話。
   因此,針對言談的言就場域與方法,從日常生活的言談,以及故事敘說與共讀時的言談兩大分析,而在言談分析內容可分析言談內容與言談策略兩部分,研究發現很多成人是假性的與孩子互動與討論,譬如有的父母會說,「你看這個人這樣做很不好,對不對」,孩子回答說「對」,而合作式的對談方式是比較好。周老師的研究也顯示,父母對孩子的親子共讀,會影響孩子在理解講述故事內容,而父母講故事的好壞也會影響孩子情緒反應。其實當與孩子做繪本分享時,要注意自己對孩子說了些什麼,講故事時,自己要用清晰明確的方式與孩子說話,然後要問問題確定孩子的理解,並回應孩子的問題與提供必要的解釋,讀完後用發問幫助孩子回憶,要求孩子發表對故事的想法與感受,且請孩子提出不同的解決方式,最後還要將繪本內容連結到生活經驗,生命的經驗會因著豐富的生活而擴展與延伸。
 
二、家庭中的生命教育
 
   中場休息後,後半段的講座由黃迺毓老師主講,首先黃迺毓老師與我們分享繪本《妮妮的紅長褲》,故事內容的主角就是黃迺毓本人,有主見是很好,但是要為自己的主見負責,其實繪本內容創作是很多元的,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成為繪本的內容,利用繪本的內容,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所遭遇的問題,教師也可以利用繪本促進與家長溝通的媒介。而家長開始與孩子有共讀的經驗,孩子會有不同的閱讀行為,最近也慢慢有研究發現,共讀是有ㄧ些技巧的,父母與孩子共讀時的言談對話,都會影響著孩子字詞的運用,但現在仍然有許多父母不知該如何培養孩子喜歡閱讀、享受閱讀。所以今天講座內容,黃迺毓老師從分享繪本內容,將閱讀、圖畫書、家庭教育、親職教育結合,希望在場每個學員,都能享受共讀圖畫書的樂趣,回去能落實於生命教育中。
 
      孩子的分享,改變我們的想法
 
   當黃迺毓老師分享《米爺爺學認字》,問了ㄧ個問題:這本書家長會買嗎?有的學員認為父母不會買,因為父母怕孩子覺得老了在學習就好了,有的學員則認為故事內容的教育意義不明顯,或是字很少等等。從教學看,這本繪本的結構是很清楚的,前面三頁描述這個老爺爺是聰明的農夫,可是他不識字,但不因不識字生活有所障礙,接著三頁他對他最信任的三個人,弟弟、老婆與老狗,表達自己想要學識字的心態,之後米爺爺則付諸行動,努力學習而影響老婆也一起去上學認字,但這本書並沒有清楚交代為什麼米爺爺想學認字的原因,讓孩子們可以自由發揮,有個六歲孩子分享,米爺爺學認字是多一個愛米奶奶的方式之ㄧ,孩子的答案,反倒讓成人去思考為什麼我們要學習? 近年來,許多研究指出閱讀繪本有很多種好處,那家長也開始接受,並與孩子分享繪本,那該如何與孩子共讀繪本呢?最重要的是,成人能敞開心去聆聽孩子聽到了哪些內容,也因為與孩子的討論,無形中也影響與改變我們既有的想法。
 
      品格教育之議題
 
   現在政府很重視品格教育,但是卻將品格教育推給學校,就如黃迺毓老師分享《最重要的事》,要教孩子誠實不說謊,但是在現實社會中,成人真的做得到嗎?當品格教育變成條列的口號,那怎麼會讓孩子內化於心理呢?
 
      讀書與閱讀的關係
 
   最後黃迺毓老師分享《和爸爸一起讀書》而衍生一個議題:「讀書」與reading是有差異的,詢問孩子,有個孩子回答說,「讀書是為別人讀,閱讀則是替自己讀」。從英文來看,讀書嚴格來看,就是study,而閱讀則為reading。現在ㄧ直談共讀圖畫書,有時候也要停下腳步思考,自己真的喜歡閱讀圖畫書嗎?有這個習慣閱讀嗎?當成人不喜歡閱讀,又怎麼影響孩子呢?以上介紹的繪本,都是可以鼓勵教師與父母談話外,也可以讓父母簡單的與孩子共讀繪本,提供學員參考。
   圖畫書是一個很友善的媒介,有些人從來都沒看過圖畫書,但是當接觸圖畫書之後,就抗拒不了圖畫書的魅力,若以圖畫書給老人閱讀,圖畫書會引發老人去提取更多更豐富的經驗與生命的分享,孩子閱讀有關老人的故事,那麼孩子對生命也有所盼望與不同的想法。
 
三、學員經驗分享與討論
 
   最後黃迺毓老師留下十分鐘的時間,與學員們討論分享,其中有個學員問到一個問題,「該如何藉由繪本與孩子互動呢?」黃迺毓老師回應說,其實讀者本身要先學會自己看圖畫書,自己要先能享受,然後平常要跟孩子相處與聊天,在與孩子對談中,其實孩子會自己提出很多疑問,從與孩子對談中,去延伸問題。或是也可以問你喜歡哪些角色,去打開與孩子討論的話題等等,最重要就是與孩子說故事輕鬆簡單一點,自己要有所感動的書籍,以分享的心情與孩子說故事,會有不同的收穫。

 

活動照片

黃迺毓老師與學員分享繪本內容
image
學員們正努力的聽課與抄寫筆記
image
講座助理─周育如老師的研究分享
image
幼教系劉慈惠主任為本次講座的主持人
image

 


討論區 友善列印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