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C 1503 Frontier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前瞻科技

(Spring 2012)

-----

任課教師:劉承賢(http://mx.nthu.edu.tw/~chhsliu/

     辦公室: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工程一館 517

     電話:(公)03 - 5742496

     電郵: liuch@pme.nthu.edu.tw

助教: 柯伶宜 (http://memsliu.pme.nthu.edu.tw/Website/lingyi/lyke ) email聯絡負責窗口 (lingyi0412@gmail.com)

張佩喻 (https://sites.google.com/site/norikachang/ ) (flightyu5@hotmail.com)

岳庭如(http://www.facebook.com/tinayueh ) (tinayueh@hotmail.com)

上課時間:週三第三,四節(W3W410:1012:00

上課地點:教育館310 (map) (direction)

課程網址: http://mx.nthu.edu.tw/~chhsliu/Frontier-tech/GEC1503_Liu.html

-----

課程內容:

本課程涵蓋二十世紀中葉以來的科技創新與發展的幾個大方向,即 奈米與能源科技(nanometric science/technology and energy technology)、生物科技(biological science/technology)、資訊與光電科技(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 and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認知科技(cognitive science/technology). 合併簡稱nano-bio-info-cogno,或NBIC.課程主要在說明新發展的由來、現狀與未來可能的走向,以及四個領域彼此間的關聯.重點放在科技本身,但是不完全排除其人文、社會(尤其是商業)的意義與影響,課程同時涵蓋對台灣發展前瞻科技的省思及整體觀照.

-----

課程主題、講座教授與進度如下表.有可能調整.

 

日期(2012

講座/題目

2/22

課程介紹及修課說明(劉承賢)(請要修學分的同學務必出席第一堂課,以進行期末討論分組相關事宜)

2/29

戴明鳳 生活與科技中無法不在之共振現象和應用的臨場體驗  (本週上課在普物實驗室130教室上課地點圖 & 教室地點指引 )

3/7

劉承賢 微奈米與光電科技及應用

3/14

吳誠文 智慧手持裝置與雲端應用的機會與挑戰

3/21

唐傳義 From Laboratory to IndustryThe New Challenge of Bioinformatics Research

3/28

談駿嵩 二氧化碳減量

4/11

張原禎  太陽光電產業發展

4/18

張南驥  Stem cells and gene therapy (幹細胞與基因治療)

4/25

饒達仁 生醫晶片的發展與應用

5/2

呂平江  再生能源 - 生質能源面面觀

5/9

李紫原  奈米材料的製作與應用

5/16

焦傳金  認知科技:腦與心智

5/23

張晃猷 奈米科技在生物醫學應用的現在與未來

5/30

期末分組討論 (劉承賢)

6/6

期末分組討論 (劉承賢)

6/13

期末分組討論 (劉承賢)

: 上課的投影片(可以是pdf ppt )會向各位客座老師之後(或之前已有檔案提供)要檔案,放在本課網站,同學可以下載參考。

-----

講座教授簡介:

戴明鳳教授-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吳誠教授-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長/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前電機資訊學院院長

唐傳義教授- 靜宜大學校長 /清大資工系教授/清華大學教務長

談駿嵩教授- 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前工學院副院長/前化工系系主任

張原禎 - Venture & Executive Coach/ 建興電子執行長室資深策略投資顧問/ 前旺能光電資深副總經理

張南驥教授- 馬偕醫學院教授兼學務長/信望愛臍帶血基金會執行長

焦傳金教授- 清華大學生科系教授兼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呂平江教授- 華大學生科系教授兼學務長

李紫原教授- 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兼奈微與材料科技中心副主任

饒達仁教授- 清華大學奈米微系統所教授兼副學務長

張晃猷教授- 華大學教授兼醫學科學系系主任

-----

Handouts

出席紀錄及分組: () (1. 檔案內藍色字表示台積或生科館下課來上課,可能10:05am無法到。 2.excel內該週幫忙點名欄空白處,請告知該週誰幫忙點名。3.記錄有誤時,請兩三週內告知 )

-----

期末分組討論  註:每次上課出席,佔學期分數3(15次、滿分40);期末分組討論佔學期分數50

-----

成績考核(Grading)

出席紀錄 40 %; 期末分組討論 50%; 上課參與 額外加分 ~10%; 期末分組討論文件繳交 4%

-----

前一年(2011) 課程主題、講座教授與進度如下表

日期(2011

講座/題目

2/23

課程介紹及修課說明(劉承賢)(請要修學分的同學務必出席第一堂課,以進行期末討論分組相關事宜)

3/2

劉承賢 半導體微奈米技術導論

3/9

戴明鳳教授 從能源發電的體驗淺談奈米科技的應用 (本週上課在第三綜合大樓一樓物理實驗教室(普物實驗室130教室)—圖書館和行政大樓廣場往物理系館途中有天橋的大樓一樓)

3/16

談駿嵩教授 全球暖化

3/23

游萃蓉教授 太陽能電池

3/30

吳誠教授 The Crossroads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n Taiwan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關鍵點)

4/6

唐傳義教授 From Laboratory to IndustryThe New Challenge of Bioinformatics Research (生物資訊科技)(因為春假最後一天,經徵求唐校長意見及同學反應,取消這週的課!

4/13

張南驥教授  Stem cells and gene therapy (幹細胞與基因治療)

4/20

焦傳金教授  認知科技:腦與心智

4/27

羅丞曜教授  軟性顯示系統與應用

5/4

李紫原教授  奈米材料的製作與應用

5/11

饒達仁教授 生醫晶片的發展與應用

5/18

張晃猷教授 奈米科技在生物醫學應用的現在與未來

5/25

期末分組討論 (劉承賢)

6/1

期末分組討論 (劉承賢)

6/8

停課  (6/11畢業典禮)

6/15

期末分組討論 (劉承賢)

前一年(2011)講座教授簡介:

講座教授簡介:

戴明鳳教授-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談駿嵩教授- 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前工學院副院長

游萃蓉教授- 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

吳誠教授-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長/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前電機資訊學院院長

唐傳義教授- 靜宜大學校長 /清大資工系教授/清華大學教務長

張南驥教授- 馬偕醫學院教授兼學務長/信望愛臍帶血基金會執行長

焦傳金教授- 清華大學生科系教授

羅丞曜教授- 清華大學奈米微系統所教授

李紫原教授- 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兼奈微與材料科技中心副主任

饒達仁教授- 清華大學奈米微系統所教授兼副學務長

張晃猷教授- 華大學教授兼醫學科學系系主任

-----

2010 課程主題、講座教授與進度如下表.

 

日期(2010)

講座/題目

2/24

課程介紹及修課說明(劉承賢教授)(請要修學分的同學務必出席第一堂課,以進行期末討論分組相關事宜)

3/3

戴明鳳教授 從能源發電的體驗淺談奈米科技的應用

3/10

談駿嵩教授 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減量

3/17

莊永仁教授 再生醫學

3/24

焦傳金教授 認知科技:腦與心智

3/31

校際活動週(停課)鼓勵3/24()PM:7:00-9:00合勤演藝廳 參加黃一農教授 科技與歷史的對話之通識系列講座 (自由參加)

4/7

呂平江教授 生質能源

4/14

張俊盛教授 由雲端運算談到機器翻譯、電腦輔助語言學習

4/21

盧向成教授 電機科技

4/28

李家同教授 高科技建築在基本科技之上

5/5

章為皓教授 跨領域科學與技術的橋樑

5/12

張晃猷教授 奈米科技在生物醫學應用的現在與未來

5/19

饒達仁教授 生醫晶片的發展與應用

5/26

期末分組討論 (劉承賢教授)

6/2

期末分組討論 (劉承賢教授)

6/9

期末分組討論 (劉承賢教授)

 

前一年(2010)講座教授簡介:

戴明鳳教授- 清大物理系教授

談駿嵩教授- 清大化工系教授兼工學院副院長

莊永仁教授- 清大生科系教授

焦傳金教授- 清大生科系教授

呂平江教授- 清大生科系教授兼生科院副院長

張俊盛教授- 清大資工系教授

盧向成教授- 清大電機教授

李家同教授- 清大資電及清大前校長、靜宜前校長、暨南大學前校長

章為皓教授- 中研院化學所教授

張晃猷教授- 清大生科系教授兼醫學科學系系主任

饒達仁教授- 清大奈米微系統所教授及清大課外活動組前組長

-----


[Cheng-Hsien Liu  | Biography  | Classes and Short Courses | Scientific and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 Publications/Invited Seminar Talks | Research Group | Links ]


Last updated: Feb. 16, 2012 by Cheng-Hsien Liu